首頁|必讀|視頻|專訪|運營|制造|監(jiān)管|芯片|物聯網|量子|低空經濟|智能汽車|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報告|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運營 >> 正文

執(zhí)青春之筆,挺膺擔當書寫新時代奮進答卷——記哈爾濱移動“五四紅旗團委”事跡

2025年9月10日 16:18  CCTIME飛象網  

哈爾濱移動團委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引,構建“1+3+4”工作機制模式,即圍繞“團委引領,聚力創(chuàng)效”這1個核心目標,聚焦思想領航、青年發(fā)展、社會責任3大領域,實施強化思想引領、依托“團團+共建”、踐行國企使命、聚焦實踐轉化4項落地舉措,積極探索,開拓實踐,凝聚青年力量,為企業(yè)發(fā)展注入青春動能。

強化思想引領,筑牢信仰根基。哈爾濱移動團委立足“3+3”學習體系,以“黨委與團委‘雙帶頭’學習模式、‘線上+線下’立體學習平臺和經驗共享交流”機制搭建為基礎,以“深化青年理論武裝、強化青年實踐能力培養(yǎng)、激發(fā)青年成長與擔當動力”綜合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實現青年成長與企業(yè)發(fā)展同頻共振。強化頂層引領,構建聯動學習機制。黨委與團委建立“雙帶頭”學習模式,黨委書記主動參與團員座談會,圍繞黨的理論、作風建設開展專題宣講與警示教育;團委書記列席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同步傳達上級學習要求,形成“黨委領航、團委跟進”的貫通式學習鏈路。創(chuàng)新學習載體,打造立體學習矩陣。依托“線上+線下”雙平臺,通過實地參觀、主題研討,推動理論學習與實地研學結合;線上搭建青年學習社群,定期推送最新政策、理論解讀,實現學習場景全覆蓋,激發(fā)青年學習積極性。注重經驗共享,激發(fā)青年奮進動力。黨委書記親身分享成長經驗,對青年提出發(fā)展期望,強化價值引領;團委通過搭建創(chuàng)新交流平臺、分享優(yōu)秀青年成長經驗等方式,激勵青年主動提升本領,在公司發(fā)展中勇擔重任,實現個人成長與企業(yè)發(fā)展同頻共振。

依托“團團+共建”,探秘新質引擎。哈爾濱移動團委聚焦青年成長需求,以“共建聯動、資源共享”為核心,構建“三鏈協同”工作體系,系統(tǒng)性深化青年服務工作。織密“組織鏈”,搭建共建網絡。建立“1+N”結對機制,主動對接團市委、學少部及地方企事業(yè)單位團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梳理各方資源清單,推動合作意向精準落地;激活“資源鏈”,整合服務矩陣。依托“團團+共建”模式,聯合開展跨領域青年交流活動,整合科研院所、技術企業(yè)等多方資源,聯合開展技能培訓、課題研究等協同服務;延伸“服務鏈”,深化合作成效。以“青創(chuàng)未來”品牌活動為載體,通過創(chuàng)新交流等方式,推動青年在技術創(chuàng)新、業(yè)務拓展等領域協同發(fā)力,促進成果轉化與經驗共享。在省公司團委支持下,4月18日與中國航空工業(yè)空氣動力研究院團委開展“聚‘新’同行 青創(chuàng)未來”研學活動。圍繞“我為發(fā)展新質生產力獻一策”,雙方青年代表參觀風洞,感悟“大國工匠”精神,開展交流討論,激發(fā)思維活力。此外,借助團市委“青年會客廳·團書記面對面”等活動,加強與各單位團委溝通,拓展“團團+共建”范圍。此外,與學少部、東安動力等單位達成初步共建意向,為青年搭建廣闊創(chuàng)新平臺。

踐行國企使命,彰顯青春擔當。哈爾濱移動團委以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和品牌化“三化驅動”構建志愿服務體系,系統(tǒng)化提升青年服務大局能力。在助力龍江冰雪品牌服務打造中,兩支“青年突擊隊”挺鷹擔當,充分踐行國企責任,全力服務保障。網絡保障團隊實行賽事館長負責制,選拔24名青年骨干全程管理場館,制定完善預案,新建室內外站點,為活動提供網絡保障。保障團隊12天護航256場比賽,實現重保區(qū)域零投訴。服務保障團隊聯動直營廳與公共單位,設立愛心驛站,服務946人次,實現賽會零投訴。向3600余戶志愿者贈送手機話費,獲組委會高度認可與感謝。

聚焦實踐轉化,服務轉型發(fā)展。哈爾濱移動團委依托“青創(chuàng)先鋒”工作室,以“分類攻堅、精準賦能”為原則,構建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三維驅動”工作體系。聚焦降本提質,筑牢網絡根基。依托“筑網先鋒”工作室,組織青年技術骨干圍繞網絡運營核心環(huán)節(jié),通過組網優(yōu)化、老舊設備退網等技術手段,在電費壓降、代維管理、故障管控等方面靶向施策,實現投資成本節(jié)約286萬元;同步開展網絡隱患專項整治行動,青年員工累計解決隱患287處,完成1230個光交箱偏移整治,推動業(yè)務單元劃分準確率、光交關聯率達100%,室外光交資源準確率提升至92%,全面夯實網絡運行基礎。深化中臺賦能,強化項目攻堅。以“擎畫藍圖”工作室為載體,組織青年團隊深耕智慧中臺建設運營,嚴格落實DICT項目“中臺三問”機制,推動年度6個項目深度融合中臺能力;緊抓“三化”體系落地,實現年度融合“三化”項目簽約金額3117萬元,完成率351%,全省排名第一,形成中臺驅動業(yè)務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范式。錨定行業(yè)標桿,服務戰(zhàn)略落地。青年團隊圍繞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攻堅,在縣域醫(yī)共體建設中,成功推動簽約金額4993萬元的全省首個專項債項目落地;在智慧校園領域,打造頂尖高校信息化標桿項目,簽約金額達1.0058億元,為行業(yè)數字化轉型提供示范樣板,全面彰顯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價值。

哈爾濱移動團委將繼續(xù)以青年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青年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在技術攻堅、市場開拓、服務提升等領域持續(xù)發(fā)力,在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和社會建設中展現青春作為,以更昂揚的姿態(tài)、更扎實的行動,開創(chuàng)青年工作新局面,續(xù)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奮斗華章。

編 輯:孫秀杰
飛象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本網刊載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飛象網”和“飛象原創(chuàng)”皆屬飛象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請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飛象網來源。
2.凡注明“來源:X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在于傳播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相關作品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處理。
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推薦新聞              
 
人物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激發(fā)數據要素潛能,共譜“AI+”時代華章
精彩視頻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原所長葉甜春:光電技術和半導體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驅動力
中國光學學會顧瑛:這是全球光電人共同的家園
智見未來!2025智博會開啟智能世界新篇章
飛象趣談第三十五期!為機器賦予“觸覺” 機器仿生手也會搭脈?
精彩專題
第26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
2025中國算力大會
ICT產業(yè)2025年中業(yè)績盤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5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